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定制服務 | 訂購流程 | 網站地圖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熱門搜索:汽車 行業(yè)研究 市場研究 市場發(fā)展 食品 塑料 電力 工業(yè)控制 空調 乳制品 橡膠

當前位置: 主頁 > 產業(yè)觀察 > IT通訊 >  TD終端應多樣化 國產手機翻身須緊迫

TD終端應多樣化 國產手機翻身須緊迫

Tag:TD終端   多樣化   國產   手機   翻身   須緊迫    
  目前國內企業(yè)在終端市場上的份額進一步下滑,TD終端能否給國內企業(yè)帶來轉折機遇?目前的局面是否有利于國內企業(yè)在TD終端的突破和發(fā)展?

  國產手機的發(fā)展可以說頗具戲劇性。國產手機在1999年進入國內市場時,面對的是洋品牌的一統天下,國產手機幾乎沒有任何影響力,因而很少有人看好。但是到了2003年,國產手機已經打下了中國手機市場的半壁江山,風光無限,形勢一片大好。這時,業(yè)界人士轉變了看法,開始討論國外手機廠商將在什么時候退出中國市場。可是2004年國產手機的表現令人大跌眼鏡,出貨量和銷售額的比例出現了明顯的萎縮,之后市場份額一再下滑,到2006年,國產手機的市場份額已經跌至28%,甚至還趕不上諾基亞一家公司的份額。這種難堪的局面嚴重打擊了業(yè)內人士的信心,個別專家還提出了“國產手機全部死光”的觀點。進入2007年,雖然國產手機的份額觸底反彈,出現了緩步回升,但截至今年4月,這一比例仍不足30%(數據來源:賽諾)。

  國產手機從無到有到迅速壯大,主要歸功于渠道、價格和市場細分策略。然而,這些曾經成功的策略并不足以構成國產手機的核心競爭力,隨著國外品牌的反攻,國產手機的優(yōu)勢損失殆盡,而原有的技術劣勢成為短板,產品質量問題突出,引發(fā)眾多的消費者用腳投票。國產手機出路何在?如何破解當前這種高端市場進不去、低端市場受打擊的尷尬局面?既然在2G、2.5G市場已經不可能扭轉敗局,也許3G會帶來機會?

  TD-SCDMA是中國提出的3G標準,將在2008年進入正式商用并為北京奧運會提供服務,這一點已經沒有懸念。國內的3G市場,未來將由TD-SCDMA、WCDMA和CDMA2000三分天下,至于這三分怎么個分法,國產3G聯盟工作組組長趙宏已經作出了樂觀的估計:TD-SCDMA可望占領五成的市場份額,而WCDMA和CDMA2000的份額分別是四成和一成。且不說這個預測是否準確,但是TD-SCDMA得到了政府在規(guī)劃、政策和資金上的大力支持,這卻是不爭的事實;而且中國移動在移動通信運營上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其強大的資本實力也是有目共睹,這些都為TD未來的發(fā)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TD終端廠商的機會已經來臨。從剛剛結束的2007TD-SCDMA終端產業(yè)發(fā)展高峰論壇傳來的消息,今年7月至9月將進行終端測試和招投標,在四季度提供給用戶使用。據知情人士透露,終端采購的數量可能在200萬臺左右,采購金額為40-60億元,平均采購單價在2000-3000元之間。面對這個難得的機會,國產終端廠商是否能同TD接入網設備供應商一樣分得蛋糕的大部分?形勢并不樂觀。

  目前,投入TD終端研發(fā)的企業(yè)大約有20家,其中的國產手機廠商包括大唐移動、華立、中興、晨訊科技、龍旗科技、UT斯達康、宇龍、聯想、夏新、海爾、海信、波導等。參與者眾,而建樹卻不多。在2006的規(guī)模網絡技術測試中,一直跟蹤TD-SCDMA終端的波導、海信、TCL、夏新等一批企業(yè),并沒有出現在第一批入網測試終端名單上,而是被三星、LG以及中興、華立、大唐移動等企業(yè)取而代之。

  另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是:在2006年香港ITU電信展上,大唐移動、鼎橋、中興、普天等設備企業(yè)在現場演示中選擇的TD-SCDMA終端不是國產分,而是三星的SGH-T578,原因在于該款手機集成了較多業(yè)務,并且性能也比較穩(wěn)定。

  技術實力和投入力度是造成TD終端廠商之間差距的兩個主要因素。目前TD-SCDMA終端企業(yè)大致可分為三類:一類是有實力且投入力度大的企業(yè),如三星、中興、LG等,他們暫時占據了主動地位;第二類是有實力但投入不夠的企業(yè),如諾基亞、摩托羅拉等,諾基亞將在明年推出TD-SCDMA終端,摩托羅拉已經有一款TD-SCDMA手機進入第一輪測試;第三類是實力和投入力度都有欠缺的企業(yè),如華立、夏新、海信等。

  作為中國提出的3G國際標準,TD-SCDMA曾被認為是國內終端企業(yè)趕超的良機。國產手機廠商在第一回合的較量中,雖然有個別企業(yè),如中興,占據了主動,但在整體上已經處于下風。未來如果諾基亞、摩托羅拉等巨頭加大投入,勢必給國產手機帶來更大的壓力。

  其實從客觀上來說,國產手機原本擁有諸多機會。早在2003年,波導、海信、夏新、聯想等企業(yè)就被吸收進入TD-SCDMA產業(yè)聯盟;2004年,部分國內終端企業(yè)獲得過TD-SCDMA產業(yè)化的專項資助;在 2005、2006年,國內終端企業(yè)被獲準進入系統測試實驗室和參加TD-SCDMA內部會議。可惜的是,國產手機并沒有很好地抓住這些稍縱即逝的機會。

  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何在?也許是因為國產手機看淡TD-SCDMA的前景?也許是因為心有余而力不足?也許是想后發(fā)制人?總之,面對今年第三季度的TD終端招標,相信會有部分國產手機廠商從中分一杯羹,但要想重現接入網設備廠商的佳績,恐怕是不太現實了。

  在TD這場盛宴中,國產手機能否打一個漂亮的翻身仗還是一個很大的問號。“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國產手機,任重而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