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我們 | 聯(lián)系我們 | 定制服務 | 訂購流程 | 網站地圖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熱門搜索:汽車 行業(yè)研究 市場研究 市場發(fā)展 食品 塑料 電力 工業(yè)控制 空調 乳制品 橡膠

當前位置: 主頁 > 產業(yè)觀察 > IT通訊 >  國產手機品牌的現狀

國產手機品牌的現狀

Tag:國產   手機   品牌     現狀  
  對于國產手機,廣大的消費者是又愛又恨,愛的是價格貼近老百姓,實用功能樣樣俱全,恨的是有些品牌幾個老鼠害了一鍋湯,以次充好毀了整個國產品牌的聲譽,對于國產品牌如何突出重圍,向彩電、VCD那樣占據行業(yè)的主流銷售地位,我們應該理性對待,讓市場去調節(jié)需求,可是對于整個行業(yè)的發(fā)展我有如下的認知,和大家一起分享;

一、國產品牌的崛起

  1998年國產以波導、TCL為首的13家品牌領到牌照,在資源相對匱乏的時代,依靠OEM或者品牌合作,利用人海戰(zhàn)術、熟悉中國市場操作等有利因素迅速崛起,到2003年官方市場統(tǒng)計銷量占到中國手機市場銷量的53%,一舉超過了半壁江山;在銷量迅速崛起、利潤源源不斷的時代,各廠家是“賣蘿卜快了不洗泥”,迅速增長的銷量蒙蔽了部分廠家的眼睛,不顧一切的擴大產能,在缺乏核心技術、軟硬件的軟肋下,就如同蓋房子地基沒有打好,隨時都有肯能垮掉一樣,在貿易機復制了國產手機的優(yōu)勢后,國產手機銷量江河日下銷量潰不成軍,各正規(guī)品牌手機廠商出現了巨額虧損,與此同時靠打擦邊球的貼牌手機在2003年偷偷滲入了手機行業(yè),從此一發(fā)不可收拾慢慢的演變出來了現在的“山寨”手機,并且愈演愈烈形成了社會普遍關注的山寨文化;

二、國產手機面對現狀如何突圍

  首先認識國產手機因生產、銷售自動一分為二的銷售格局,以波導、聯(lián)想等品牌為主的正規(guī)軍;其它因為手機準入制度改變向雨后春筍般冒出來的眾多品牌,現在其實最難受的國產品牌不是山寨機,而是波導、聯(lián)想等正規(guī)品牌,山寨機到底打不打壓存在兩種聲音,一種是樹立名牌企業(yè),打壓山寨機,一種是山寨機沖擊了堅實的價格壁壘,連貿易機都要為此折腰,給老百姓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實惠,不應該打壓,對此我們應該揭開迷霧,仔細分析國產手機的現象本質,不是簡單的打壓與否,而是應該結合實際理性分析,尋求出路。

  對于品牌機器,國家應該給予扶持,樹立一個品牌不容易,這些企業(yè)堅守產品質量,照章納稅、為中國品牌在國際上樹立信譽,它們做到今天不容易,縱觀我們的鄰居日本和韓國,國家對于行業(yè)發(fā)展給予了很高的限制,重點培養(yǎng)世界級企業(yè),日本不可能有幾百個手機品牌幾十家汽車生產廠家,韓國也是一樣培養(yǎng)了世界級現代三星等的知名企業(yè),而中國叫的響的企業(yè)大部分都是帶有壟斷地位的“國字號”企業(yè),對于民營企業(yè)國家給予的扶持力度尚待提高。波導、聯(lián)想等知名手機企業(yè),也通過自身調整改變競爭策略應對市場變化,相信這些品牌只要經得起誘惑,堅持精品戰(zhàn)略,堅持研發(fā)必定是國產品牌再次崛起的領頭羊;

  對于山寨機器,也要在細分兩類,一類是新拿到牌照的正規(guī)企業(yè),品牌尚沒有知名度;一類是根本沒有牌照,靠床板工廠拼簇起來的偽劣產品,由于國人對品牌認知的非理性,認為進口的東西就是好的,廣告打得多的產品就是好產品,附件帶的全的產品就是實惠的等消費思路影響,貿易機、國產品牌機、新品牌機、山寨機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在盡最大能力餐食著僅有的市場份額,也使這些山寨機偽劣機器魚龍混珠在欺騙著中國乃至部分經濟實力較弱的國家人民,不僅不利于國產品牌的崛起,而且還大大降低了中國正規(guī)品牌的聲譽,為此國家應該加大監(jiān)管力度,明確監(jiān)管方向對真正的山寨機――指床板工廠生出來的不交稅、不審批、沒有合法流通渠道的企業(yè)和產品嚴厲打擊,為國產正規(guī)品牌的崛起騰出一點空間,否則我們永遠也只能是制造大國,而非強國。